科技创新教育是我校的特色优势项目,所以自然科技条线是我校的重要条线之一。本条线工作包括信息科技、科学和劳动技术三个学科以及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基于区、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要求,在校长室、教导处李老师的重视和指导下,自然科技组老师们以课题为引领,立足课堂,将拓展课程与专项竞赛相结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努力完成本职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优势和必参项目的进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本条线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课堂,提升教学能力 本学期我们组的老师认真学习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于期初制定相应的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市课程与教学调研为契机,落实“目标导向下的学生课堂活动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实践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备课教学活动,在做好常规的备课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泗泾地区的三校联合教研活动的机会,认真钻教材与学情,进行五次教研磨课活动,在不断琢磨、环节的删减与增添中打造精彩的课堂,最终在3月29日区级展示中,王玉君老师的《植物需要光》一课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无论是上课教师和参与指导的老师在教学能力的提升上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此外,作为松江区的名师,梁坤老师开设的市督导课《奇妙的外星人》,很好的处理了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问题,这样的生本课堂,亮点颇多,获得市、区两位研训员的高度评价。 二、立足常规,发挥团队精神 虽然我们自然科技条线人员紧缺,每一位老师都身兼数职,但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教育这一优势项目,我们积极认真组织科技小组会议,在科技总辅导员朱国芳老师和教研组长彭银弟的带领下,立足于青年教师的培养,落实每一项活动内容,做好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我们加强家常课的有效性及常规工作,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研究,认真撰写教案和反思,积极听课,特别是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过程性评价研究,做好期末质量检测和学业的等第评价,积极参加各项科技培训和科技比赛活动。虽然,我们面临着人员紧缺、学科跨度大和任务多等重重困难,但大家有着明确的分工,出现困难时本着分工不分家的团队精神,互相合作,相互商讨,献言献策,共同促使学校科技条线的建设更上一层楼,本学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成果统计,分享所得收获: 辛勤的付出,也迎来了很多的收获,2017学年第二学期获得成绩如下: 教师个人方面: 1、王玉君老师于2018年3月29日开设自然区级研讨课《植物需要光》。劳动技术《看图与表达》教学设计和《车辆模型》教学设计分别发表于上海市《劳动技术》二期课改通讯稿第30期和31期上面。其个人获得2018年松江区中小学劳技竞赛优秀指导奖和区中小学师生水仙雕刻展评活动三等奖! 2、梁坤老师作为区级名师不仅带教新教师并参加区的中青年评比课获得一等奖,并主持共同体子课题《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促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并开设市督导课《奇妙妙想外星人》。 3、吴辉老师执教的《几分之一》在校初级职称教师评比课中获得二等奖。 4、朱国芳老师获第14届松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项目《环保科技创意制作实践活动》一等奖。 (二)辅导学生方面: 1、2018上海市中小学生常见昆虫识别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2、上海市第十九届中小学壳牌美境行动方案设计获优秀组织奖。 3、2018年松江区中小学生劳技竞赛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团体三等奖。 4、区建筑模型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团体一等奖。 5、第14届松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6、区车模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7、区船模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团体三等奖。 8、区空模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我们本着这种不断探索的精神,促进自然科技条线更好的发展。希望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们能够为伟德客户端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